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不久,在新福建建設10周年的新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回到福建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扭住目標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把時針撥回對福建人民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時刻:2014年金秋,習近平總書記到福建考察,為我們擘畫了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宏偉藍圖;2021年春天,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福建考察,提出“四個更大”重要要求。
十年來,不管形勢怎么變、任務怎么變,省委和省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十年來,福建實現的一個個突破、取得的一個個成績,都是沿著新福建建設的思想軌跡,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實踐成果。
一張藍圖繪到底,是為政者政績觀、事業觀的體現,映照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特別重視研究發展戰略。在廈門,他領導制定《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成為全國經濟特區中最早編制的一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也是中國地方政府最早編制的一個縱跨15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在福州,他主持編制了《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系統謀劃了福州3年、8年、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等,被稱為“‘3820’戰略工程”。一系列生動實踐充分證明,“一張藍圖繪到底”是取得成功的秘訣,也是制勝未來的法寶。
政如農功。為官干事就像種莊稼,不能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當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已經繪就,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沉下心來,埋頭苦干、鍥而不舍,發揚釘釘子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把“施工圖”變成“實景圖”。
要有奮勇爭先的精氣神。福建依山傍海,福建人民歷來有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開拓創新精神。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我們要拿出弄潮兒的膽識和魄力,中流擊水、勇往直前,銳意進取、善作善成。正如《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序言所言:“我們是站在創造未來的源頭上,就應當樹立超前意識,敢做時代的弄潮人。”
要有滴水穿石的實干勁。在谷文昌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學習,樹牢正確政績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實干、久久為功。從治理筼筜湖到保護鼓浪嶼,從建設“海上福州”到海洋強省戰略,從生態省建設到數字福建……無數事實表明,唯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潛下心來朝著既定目標一步一步扎實推進,積小勝為大勝,積小成為大成,才能最終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時間,是奮斗的方向,也是奮斗的方式。時間,在量變中累積質變。
十年不長,卻足以引發蝶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甘做鋪墊之事,善積尺寸之功,不求名利、不計得失、無問西東,在時間的歷史長河中創造新的歷史時間。(福建日報評論員)